Sunday, September 30, 2007

王麗雯/ FrancoisTrauffet



1954年法蘭索瓦.楚浮(Frangois Truffaut)在《電影筆記》上首倡作者論,認為電影的作者應是導演而非傳統中認為的編劇。在傳統裡編劇繳交劇本,而導演只是加上演出者和畫面,因而成了只是一名排演者,真正的電影作者是可以撰寫故事和對白的導演。之後作者論分裂成兩派,一派強調導演在作品的藝術風格與場面調度上有其獨特個性,一派則認為導演的個性體現在其多數作品上,有一貫主題與內涵才能稱為作者。作者論在1950、1960年代迎合了西方導演個人化創作與自我表現的需要,減少片廠對創作的影響。

傳三甲 林慧眉 Charles R. Berger's 降低不確定性理論


降低不確定性理論於1975年發表時取名為" Some Exploration in Initial Interaction and Beyond":對於人際關係的發展理論.這個理論是由Charles R. Berger和Richard J. Calabrese共同努力的結晶.其被提議可預測並解析陌生人間的相互發展(或相對缺少互動).
理論的範圍著重於會議中陌生人在經過必然過程和刺探以降低對彼此的不確定性並產生是否喜歡彼此的想法.為了學習這一現象,互動會經過幾個階段.Berger和Calabrese也介紹自己的見解及關於初始交互行為作用的定理.

陳映均 / Sergei Eisenstein







所謂的蒙太奇理論最初是在二O年代由由俄國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所提出,是電影創作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相對於長鏡頭電影表達方法。即將一系列在不同地點,從不同距離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攝的鏡頭排列組合(即剪輯)起來,敘述情節,刻畫人物。憑借蒙太奇的作用,電影享有了時空上的極大自由,甚至可以構成與實際生活中的時間空間並不一致的電影時間和電影空間。蒙太奇可以產生演員動作和攝影機動作之外的「第三種動作」,從而影響影片的節奏和敘事方式,此理論影響後世深遠。

李育璿/ Antonin Artaud

安東尼‧亞陶認為,語言只掌握到人類身心經驗的一部分,他相信『必須摧毀語言才能接觸生命』。於一九三七年出版,將他過去的書信、宣言、演講稿、文章、以及札記集結成冊出版的著作『劇場及其複象 (Le Théâtre et son Double) 』中闡明了殘酷劇場的理念,他認為必須摒棄機巧的文字與鉅作的模仿崇拜,將劇場中的焦點從劇作家轉至導演身上,強調身體的本質與劇場的立體質地,導演成為重新定義下的作者,以聲音、色彩、燈光、物件,及最重要的動態象形力量─演員,在劇場空間中書寫。

Saturday, September 29, 2007

蔡函潔 / Lawrance Grossberg 葛羅斯伯格



Grossberg 從文化研究的實踐方式來解析文化研究的內涵。文化研究應朝向"歷史化"和"政治化",以"在地"作為基礎,再經過不斷的"鬥爭",進而找出"問題所在"。




























Friday, September 28, 2007

傳三593090027李心蘭


美術工藝運動(The art and Crafts Movement)
(一)理論家英國威廉‧摩里斯(William Morris)發起。
(二)時代:十九世紀後半期。
(三)重新提昇手工藝(花草植物、鳥、動物)、傳統的重要。
(四)設計必須忠於材料的自然材質。
(五)揚棄工業主時機械技術。
(六)追求造型(form)、機能(function)、裝飾(decoration)三者的和諧。

洪辰緯/ Walter Benjamin

Walter Benjamin認為電影等新科技的呈現,無庸置疑地是一門藝術,此外,Benjamin針對機械化再製產生在藝術表現上的兩項重要發展提出說明,分別是:藝術的再生產以及電影藝術的發展,另外,電影的製作過程與傳統的舞台劇表演以及繪畫在表現的媒介上有其差異性,電影透過鏡頭的拍攝與剪接演員的演出,是一種多重意象的組合與虛幻性,且電影比起繪畫來說,電影比較像是外科手術,與身體(大眾的比喻)直接相關;而繪畫則像是一種遙遠虛幻的魔力(magic);看畫者可以凝視作品,而電影觀眾必須將新制層次提高才有辦法應付快速移動的畫格,基本上,Benjamin認為藝術具有一種先量後質的的發展過程,大量的公眾參與藝術,會生產出新的參與方式。

Thursday, September 27, 2007

莊孟潔/ Anthony Giddens



批判傳統結構論(structuralism)與功能論(functionalism)之過於偏重組織、社會整體的重要性與影響力,而忽略了個體在組織社會中的自主行動性;另一方面,亦點明解釋學(hermeneutics)理論傳統之偏重個人自主行動性,而輕忽整體、組織社會影響力的偏見。總體而言,季登斯所提出的結構化理論,乃是嘗試在個體與整體組織、社會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他認為,社會研究應當將焦點放在個體如何由互動關係中形成結構制度,以及結構制度又如何反過來影響個體在群體、組織中的溝通互動行為。此一個體與組織、社會整體結構制度間持續性的互動關係,乃是季登斯「結構化理論」的重心。

陳柏豪/ Herbert I. Schiller



赫伯特·席勒是批評家,他是以明確的政治觀點和社會觀點來論述媒介的。他一直是位於聖地亞哥的加利福利亞大學的傳播學教授。席勒因其《大眾傳播與美利堅帝國》(『Mass Communication and American Empire』)和其他一些關於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著作而聞名於世。

傳三甲 李苡瑈 傳播效果依賴理論 。Defleur & Ball-Rokeach






在現代社會中,受眾成員依賴大眾媒介,
來了解和適應她們所在社會中發生的情況
依賴的類型和程度將取決於若干結構條件
但其中最重要的條件首先是與這個社會常
遭到的變化.衝突.不穩定的程度有關,其次
是與大眾媒介獨特的和主要的資訊功能的
程度有關

Wednesday, September 26, 2007

林淮瑜 Max Horkheimer



霍克海默可說是現代意義之批判理論的創始者,他奠定批判理論的基礎,創用了「批判理論」或「社會批判理論」一詞,並將其輪廓句勾勒出來,提供後來的批判理論家一個共同的基礎及努力的方向。在檢視霍氏的批判理論時,必須對照他所謂的傳統理論,霍氏為了凸顯批判理論的觀念,相當詳細的描繪傳統的理論觀。◎所謂的「傳統理論」是指「經驗理論」,是為研究某一種經驗現象,其目的在精確的描述、說明、及預測該現象。既要精確預測,則必須儘量使研究的過程及研究結果不致「干擾」研究對象,儘量使研究對象保持原封不動,如此才能確保理論預測的有效性。但卻會因社會科學知識的分配而將社會分化為兩大陣營~明智的社會工程師與無知的大眾,這種局面就是所謂的「科技專家統治」。

林宥諭 /Theodore Adorno




"文化工業"這個名詞源自於阿多諾"Adrono"以及霍客海默"Horkheimer""啟蒙的辯證"一書,目的在批判批評數學、邏輯與交換價值對文化的摧殘。啟蒙精神象徵人類擺脫神話,力圖理性地、自由地把握自然的記載。


阿多諾以及霍客海默等學者認為由於商業體系的全面影響,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商品進行交換,大眾階級付出勞力交換酬勞,消費文化產品換得休閒,而大眾媒體則基於這樣的需求創造出大眾文化(mass culture),它並不是真的由大眾階級創造出來的文化,因此應以"文化工業"(culture industry)稱之。文化工業是化指大量的生產貨品和服務的整套系統,同時也推銷了資本主義的思想和制度,伴隨而來的是工具理性、交易消費、短期滿足以及無階級迷思。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大眾媒介產品的製作、配銷、消費受制於一套系統、理性化的程序,與其他工業生產方式相同,皆受市場經濟所左右,因此僅能反映流行的社會價值,成為社會主宰個人的工具,妨礙個體自主性的發展。


阿多諾和霍克海默認為所謂的文化工業就是一套規格化的生產和消費模式。文化工業就像資本主義其他所有工業一樣,基本上受控於大量製造和大宗經銷的模式。譬如在好萊塢的片廠制度中,電影跟其他商品製造業一樣,透過大量生產作業裝配線的方式被大量製造,因此所有的電影幾乎都是一個樣,完全可以預測它的內容走向,意即當電影一開始放映時,很容易就可以預測它的結局,誰會得到好報應或懲罰或被遺忘。
To Albert:
我今天要跟老師請一次的病假
因為咳嗽很久一直沒好
所以今天預約台大醫院的醫生看診
要照X光
因為是晚上的門診 所以今天沒辦法到學校上課
要向老師請一次病假 謝謝老師!!

謝致揚/Jacques Lacan







鏡子理論,又稱鏡緣或鏡像階段(the mirror stage),由法國精神分析巨擘拉岡(Jacques Lacan, 1901~1981),在1936年首次提出。拉岡認為「鏡像」是塑造自我的第一階段。嬰孩從六個月到十八個月,會對自己的鏡像顯出莫大的興趣,試圖藉由鏡像所提供的完形(Gestalt),來實現自己期望成熟的目的。鏡像理論可看作是一種認同作用,不過精神分析學者不斷強調走出鏡像的重要。拉岡解釋,當主體透過鏡像來認識自己,其實是藉由「他者」,才認識到自己的存在,雖然鏡像過程幫助嬰兒發現「自我」,拉岡強調經由鏡中認識的自我,並不是真實的,而是一種鏡中幻象。

區幃珽/James W. Carey




學者:James W. Carey


『傳播即文化』


人類社會的知識、信仰、宗教、情感、美學、風俗等等之「培植」「養育」,不就是藉著「傳播」才得以延續下來。人類藉以傳播、溝通的工具(主要為語言文字)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依此來看,傳播和文化之相因相襲,正足以說明有的理論將人類傳播史視為一部人類文化史之由來。同樣的道理,一個社會的傳播制度(institution)、傳播體系(system)、傳播內容(content)及傳播現象(phenomena),正是該社會文化的表徵,甚至可說是該社會當代文化的反映。

蔡寶慧 /Michel Foucault






學者: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理論:權力機制

權力無孔不入地伸展到個人的活動之中,權力掌握了個人的軀體,滲透到他的舉止中、滲透到他的觀點中、滲透到他的討論中、滲透到他的學習中、滲透到他的日常生活中。在十八世紀,這種「權力施加」(Machtausuebung)的形式被發展出來,權力所影響的不再只限於社會(Gesellschaftskoerper)的表面,而是要完全深入到它的內部。

吳政瑩/ Herbert Zettl

文獻研究題目:台灣動畫影像發展研究:Herbert Zettl錄影製作原理


Herbert Zettl赫伯特 澤特爾 錄影製作原理

今日的節目製作型態已經超脫傳統電視臺環境之外,其目的也不一定侷限於廣播之用。因此錄影一詞的涵義並非在於商業與非商業、高度藝術創作與通俗節目或粗淺區,而是將電子媒體的豐富想像空間自由創作。就剪輯而言,其變化不只是器材或是使用方法的突破,更塑造了整體製作概念。同時畫面取得不一定要透過攝影機,可以自電腦內部自行創作,這種合成的影像創作可鑑於特效、互動式視訊、多媒體及虛擬實境。合成的數位聲音與影像在影視製作上,已有不可言喻的地位。


自己的照片一張

蔣瀞儀/賀夫蘭 Carl Hovland






賀夫蘭(Carl Hovland)與「傳播與態度改變研究」



Hovland是傳播研究始祖中,唯一在美國生長的學者,也未曾去過歐洲,是耶魯大學畢業的心理者。
Hovland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及時聞名的實驗心理學者,在1942年參與美國陸軍部的研究工作,擔任「戰爭研究部」首席心理學家和實驗研究策劃人,從事戰爭宣傳與提高美軍士氣的研究,並鑽研軍事影片的宣傳效果,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出版一系列有關戰爭期間對軍人的宣傳研究,如〈美國軍人〉(America Soldier),但是軍方只是為了企圖短期達到說服軍人、提高士氣的效果,並為建構理論的興趣,所以賀服蘭只得返回耶大,以系統化的實驗法,繼續研究有關說服傳播的問題。
耶大並沒有傳播科系,賀夫蘭領導一群心理學者,組織一個科際整合的「傳播與態度改變」大型研究計畫(Communication and Attitude Change Program),以實驗法進行一系列的傳效果研究,並陸續出版他們的研究成果。

許伯豪/Raymond Williams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1921~1988)
英國著名的文化理論家和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在其一生中,威廉斯廣泛研究了文學藝術、政治、大眾傳媒、哲學、歷史等諸多領域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特別是對社會主義運動和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了獨具匠心的研究並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唯物主義」的理論,對當代馬克思主義和文化研究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在一篇紀念文章中,《新左派評論》主編布萊克本(Robin Blackburn)曾指出:「威廉斯是英語世界中最具權威性、一貫性和原創性的社會主義思想家。」

出生於英國工人階級家庭。高中畢業後獲獎學金,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攻讀文學。後因二次大戰爭招入伍,中斷學業。1945年戰爭結束重返劍橋,完成學業。威廉斯出身勞工階級,深知唯有提升工人教育,才是改善生活推展社會主義民主的要道。因此,加入了「工人教育協會」,從事成人教育工作。直到1961年,受聘劍橋大學講師才離開。

威廉斯一生關心文化與社會議題,投身研究。在早期的文化研究中注意到對大眾文化的探討從觀察的出發點上就存在一系列值得質疑的問題,通過對大眾概念的剖析和指出大眾文化研究中觀察的局限,他提出了自己的觀察立場,主要著作有《文化與社會》、《漫長的革命》、《電視》、《鄉村與城市》、《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等,是英國文化思想大家,精通文藝批評,是文化研究的奠基者,更是英國傳播研究的啟蒙師。
1988年去世時,被譽為「英語世界中最具權威,最言行一致,最有原創性的社會主義思想家。」「英國在社會和文化方面,最重要的思想家。」「戰後英國最重要的社會主義思想家、知識份子與文化行動主義者。」可見其地位之崇高。

陳薇如/ Jean Piaget




皮亞傑(Piaget,1896-1980)是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是近代認知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皮亞傑根據他長期對於兒童的觀察與研究,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係依照感官動作期(sensory-motor period)、前操作期(preoperational period)、具體操作期(concrete operation period) 和形式操作期(formal operation period) 循序發展而來的(Piaget,1974; Inhelder & Piaget,1958)。任何人的成長都需經歷此四個階段,其成長的快慢可能因為個人或文化的背景不同而有差異,但因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是後一階段發展的基礎,所以四個時期的發展順序是不會改變的 。

劉珈汶/Sigmund Freud





  這是佛洛伊德系統表達的一種理論觀點,談的是和內在心理結構及其間複雜關係有關的理論。傳播系統就是從這樣的一個心理母體組織出現的,因此在分析個人內在的傳播、動機、社會化及發展問題時,心理分析也就特別重要的原因。
























林純奕 /Helene Cixous



海蓮娜.西蘇 Helene Cixous

後現代女性主義 Postfeminism
該理論來源於後現代主義。婦女最根本的解放是思想的解放,反對把女性主義理論變成僵化的教條,應從女性的地位來探討全球女性主義者聯合起來的可能性。 婦女地位並不穩定,並隨著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型態的變化而變化;婦女基於改變自己地位的共同願望而相互合作;第三世界婦女應參與女性主義理論的發展,並建立全球女性主義網路。

女性書寫 Écriture Feminine
由法國女性主義者包括海蓮娜.西克蘇(Hélène Cixous, 1937- )與伊利加雷(Luce Irigaray, 1930- )等人所發展,認為女性書寫是一種對抗被宰制性父權文化所吸納的書寫與閱讀形式。她們從拉岡(Jacques Lacan, 1901-1981)的精神分析出發,認為父權文化偏好上下層級的思考方式,把思維建立在一系列的對反上面(如男性/女性、文化/自然、理性/感性、主動/被動),還外加男性對女性的宰制。

李欣家 /Pierre Bourdieu












相對於法蘭克福學派(The Frankfurt School)的文化絕主義,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社會習性(habitus)的觀念。Pierre Bourdieu不認為人會受固有的文化結構影響,因為人有自由意志。


人的文化資本是可以透過自由意志自行使用,消費者因為文化資本、文化品味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文化消費,因此社會資本、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可以相互轉換應用而一個人的消費品味是一種自我定位,因此也形成了文化品味的區隔、吸收與抵抗。以台北市的消費文化為例,並不像傳統五星級飯店與小吃攤那樣兩極化,現在文化消費已漸漸出現高價奢華與平價奢華。


而Pierre Bourdieu也提到:[消費是一種相對自主的實踐過程。]一個人的消費並不會完全受到資本的影響,他會享受自己消費自主的實踐,例如一個學生族群的成員可以買LV、喝Starbucks,而且樂在其中。

Tuesday, September 25, 2007

傳三甲 穆承翰 議題設定理論 McCombs & Shaw

張庭維/Nicholas Mirzoeff



「眼見並不為真,而是一種詮釋。」by Mirzoeff
當透過視覺所感受的一切,隨即透過自身知識學養及區域性文化上的影響,詮釋成另一種知覺。此類感知將是一種非即時性,一種潛在的強權植入感受者內心世界,當然這受眾並非毫無知覺,但卻無法抵抗這股力量。
9/26 Albert 因腿傷行動困難, 課程必須暫停.
請同學
1)順利加入課程部落格.
2)若有需要邀請信者, 請找田思齊. (我也將杭其, 東陽提升為管理員, 他們兩位也能夠發邀請信)
3)在下星期上課前, 請每位同學務必完成上傳一張個人照片,
4) 以及一張理論家的照片(註明英文名字, 理論概念)
5) 理論家請勿重覆.後選者請自行更換.
6) 請daniel貼上分組狀況及章節.
7)其它事項請email csalbert@mails.fju.edu.tw

傳三甲 張景凱→欲探討 "The bullet theory 子彈理論" by Dr. Schramm,1971

美國籍傳播學者Dr. Wilbur Schramm(威爾伯‧施蘭姆,另中文名字宣偉伯)的「子彈理論」(The bullet theory)。這個理論認為:大眾傳播有著強大的威力,猶如附著魔力的子彈,只要將傳播者的知識見解(訊息),對準閱聽人的內心深處射入,即能使之應聲而倒,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江若文/ Juergen Harbermas





繼Horkeumer與Adormo之後,成為法蘭克福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延續啟蒙的批判傳統,力主自由和公正是任何國家權力的基礎,並且肯定兩者是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核心。哈伯瑪斯稱自己為「西方馬克思主義者」,並且積極地成為批判理論建立規範基礎。
公共領域
只介於國家機器與私人領域之間的社會生活空間,如出現於十八世紀末歐洲社會的沙龍式討論,市民可以在其中自由表達與溝通意見,以產生民意或形成共識。其要件為:所有市民具有相同的表達機會,參與者是由一群具有私人身分的個人,經由自主性劇會形成公共團體、、、等。

Monday, September 24, 2007

廖御萍/ Marshall McLuhan




McLuhan 認為媒體影響了社會裡人類的每個行為及活動。媒介修正了人察覺及組織我們的經驗,當我們接受媒體訊息則改變了我們的思考及行為。希望這次的研究能深入了解媒介理論所
闡述的社會和媒介之間的關係。

Saturday, September 22, 2007

陳俊瑋/Roland Barthes





羅蘭巴賀德(Roland Barthes)開啟了當代的符號學,也是法國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的最重要先趨之一。1964年寫就了《符號學要義》(Elements of Semiology),他的符號學研究和語言學家索緒爾(Saussure)、雅克慎(Jakobson)有關,而且受到李維史陀(Levi.Strauss)等法國結構主義理論的影響。

羅蘭巴賀德更進一步的影響在其廣泛涉及的領域:從神話到時裝、戲劇到 文學、攝影等種種文化產品,甚至,發展出兩種不同性格的理論寫作取向:一種是具嚴格的科學性研究格式。而另一種比較特殊的言語(文本)寫作形式關係,如後 來的明室,詩意的句法形成後,其在後結構主義式思維中,對書寫語詞的質疑與反省。這兩種面向的理論寫作對電影與空間提出深具影響力的分析。

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張富雄/Everett M.Rogers

Rogers對新科技、社會變遷始終保持敏感度,使其從未自滿於創新傳佈模式而力圖修正,並將它廣泛的應用在其所關切的農村社會和健康傳播等研究主題中。因此,創新傳佈絕不僅是創新傳佈,它象徵著Rogers所有關切的議題,包括發展傳播、健康傳播、新媒體、新科技、社會變遷、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甚至是跨文化傳播等等面向的一個連結點。

創新傳佈主要是研究新事物擴散的過程,其中有相當重要的四大要素:1.新事物;2.在某種通道中被傳佈;3.歷經相當時間;4.傳播給社會體系的成員。
創新傳佈的研究是以勸服為目的,站在傳播者的立場,來觀察新事物與新思想如何擴散出去,使大眾採納。

Thursday, September 20, 2007

蕭東陽/Vincent Mosco


Vincent Mosco是當今傳播學界重量級人物,
擅長以政治經濟學和文化研究的取向探討各類傳播議題,

Wednesday, September 19, 2007

趙芙綾 /Bertolt Brecht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 - 1956)
  德國現代劇場改革者、劇作家及導演。倡議「史詩劇場」(epic theater),影響了現代劇壇及解構主義的美學觀。他認為劇場不應寫實地處理題材,而應造成疏離效果;觀眾要視劇本為對生活的批評,觀賞之餘還須加以評斷,以達到改造社會的目的,因此他被視為當代「教育劇場」(Educational Theater)的啟蒙人物。


布萊希特表演理論中,以疏離效果(verfremdungseffekt)、陌生化(entfremd) 著稱,別於傳統戲劇使觀眾因移情進而不自覺迷入認同劇情本身,布氏認為戲劇不僅宣揚其政治理念,也在讓觀者有一個冷靜判斷、獨立思考的教化作用,因其戲劇手法亦被稱作教育劇。